从肾损伤到尿毒症到底有多远?
肾脏是我们身体内十分重要的一个排毒器官,具有内分泌功能,所分泌的肾素、前列腺素及易促红细胞生成素、激肽等都十分重要。肾脏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,但是如果不注意保养的话,健康的肾脏有可能也会一步一步走到尿毒症的阶段。
从肾损伤到尿毒症,到底有多远?下边河南誉美肾病医院肾内科医生为大家做详细讲解。
阶段1
肾病
常见的高血压、高血糖,以及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或者长期用药,都可能损伤肾脏健康并引起肾病。
阶段2
代谢异常
肾脏功能受损意味着代谢废物和水电平衡的功能会遭到破坏,致使我们体内的排毒功能减弱,使得毒素堆积在体内无法及时的排出。
阶段3
肾功能不全
肾病不断发展下去,会进一步损伤肾小球,毒素不断堆积后,肾脏各方面的功能也会出现异常,此时也会出现四肢无力,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等表现。
阶段4
肾衰竭
进入肾衰竭阶段,意味着肾脏的损伤程度已经很严重了,通常会有夜尿增多、疲倦无力、全身浮肿等表现,体内的酸碱平衡,也会因为肾衰竭而受到影响。
阶段5
尿毒症
肾衰竭会进一步发展到尿毒症阶段,此时肾脏中的组织损伤范围已经超过95%,可以说肾功能已经基本消失,除了全身浮肿以外,还会有恶心呕吐、高血压等表现。
肾脏有问题,是有征兆的!
01尿液异常
蛋白尿
蛋白尿是肾病常见的表现之一,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泡沫尿。一旦尿液含蛋白质就会生成小分子物质,析出泡沫,犹如鸡蛋加水搅拌一般。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,蛋白质漏出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尿量变化
一般正常情况下,正常人每日的尿量在1000至2000毫升左右,如果每天的尿量少于平日里的四分之一,这表示少尿,需警惕。另外,夜尿频繁即夜尿次数超过两次,提示可能存在肾功能不全的问题。
尿液颜色变化
正常尿液颜色为透明呈淡黄色的。尿液呈浓茶样的棕褐色,警惕急性肾衰竭的可能性。尿液酱油色提示可能存在血红蛋白尿、肾衰竭等问题,一般好发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病人。
尿液有异味
健康者如果平时饮水量够,尿液是淡黄色,不会有太重的味道,而饮水不足时则会产生“尿骚味”,但是如果有肾损伤或血糖升高的情况,尿味又会不一样,会有腐烂气息。
02四肢水肿
临床中,90%以上的急性肾炎患者明显的特征便是四肢水肿,也正是水肿出现,让很多患者发觉肾脏有问题,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后,面部肿胀,双腿浮肿,皮肤按压后不回弹、形成凹陷。都是因为水无法在肾脏正常排出,只能聚集于皮肤下面的软组织。
03高血压
血压升高也有可能是肾脏疾病导致,当大量水分潴留囤积在血管内部,便会导致血压升高,并且一般无法通过降压药缓解。
04皮肤瘙痒
浑身上下皮肤瘙痒、干燥蜕皮,也可能是肾脏疾病发出的信号。多数尿毒症终末期患者,血液游离大量尿素,需要透过皮肤毛囊排泄,这些尿素反复刺激神经末梢,令人感觉瘙痒无比。但这种瘙痒并不会局限在特定部位,而是浑身上下都有可能。
05吃饭没胃口
食欲减退、食欲不振,大多数人会觉得是肠胃功能差的表现,但也有可能是肾功能疾病所致。
当毒素大量囤积在体内,无法正常排出,会使消化系统受损,尿素反复潴留,继而出现食欲减退。
- 上一篇:偏方能治肾病吗?
- 下一篇:为什么要做肾穿刺手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