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肾病到尿毒症到底有多远?
慢性肾病到尿毒症到底有多远?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固定的答案。
为什么这么说?举个例子吧。一个50多岁的大叔第一次来院时,没有住院治疗,只在门诊就诊了。当时检查各项指标肌酐150左右,蛋白流失也比较严重,已经2+了。当时建议大叔住院治疗,但因为种种原因,大叔最后选择了不住院,就吃点药,回家再看看再说。后来,再来院复查时,病情已经到慢性肾脏病4期了,错过了理想治疗时间点。另一位40来岁的大哥,来院时各项指标检查和大叔差不多,蛋白流失比较轻,1+。当时大哥接受了建议,选择了住院治疗,临床治疗后出院,再来复查时,各项指标基本正常,保持的非常好,病情也没有继续恶化。
为什么要讲这个呢?因为病情的恶化与否和各种因素有关,可能是因为治疗不及时,可能是日常饮食不当,可能是太过劳累,也可能和肾脏病类型有关。那么常见的肾脏病类型多久会发展到尿毒症呢?下边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为大家讲解。
1. 糖尿病肾病
据调查显示,我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0.4%,患者人群高达1亿,其中27.1%-83.6%的患者可并发肾脏损害。一般来说,糖尿病肾病大概发展10-20年左右的时间会到尿毒症,毕竟,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大量蛋白流失的情况,就只能延缓和控制肾脏恶化速度了。
2. 高血压肾病
在引发尿毒症的病种类型里排名第二的高血压肾病的威力不容小觑。调查显示,我国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中,高血压肾病占比21%。无论是高血压并发肾脏病还是肾性高血压,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。
3. 微小病变肾病
这是一种儿童肾病类型,在治疗过程中,激素和免疫制剂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。虽然此类肾病临床控制情况尚可,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少量儿童可能会发展到尿毒症。因此,如若自己的孩子患有肾病,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多加注意!
4. 膜性肾病
膜性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,但其病情发展比较慢,且预后普遍都比较好。
有研究表明,影响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蛋白尿。
蛋白尿<0.3g/d的患者,肾功能保持的通常较好;
蛋白尿在0.3-3.5g/d之间的部分患者,可能会有少部分肾友因各种原因导致病情恶化治肾衰竭;
蛋白尿>3.5g/d的患者,预后都比较差。
希望上述讲解能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!
- 上一篇:慢性肾病怎么治疗?
- 下一篇:慢性肾病患者如何预防尿毒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