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时发现存在尿蛋白怎么办

  • 时间
    2023-11-27 09:50:06
  • 作者
    创始人

 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(CKD)的常见临床表现,也是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,许多患者在体检时发现,进而至肾病科就诊。由于中、小量的蛋白尿的漏出,并不会产生不适症状,因而许多就诊患者并未予以重视,不规律随诊或弃之不诊,任由其发展。岂不知,蛋白尿是影响肾脏病不容小觑的沉默杀手。

 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,健康人尿液中含有极微量的尿白蛋白。当机体发生肾脏损伤时,肾脏结构损伤、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,进而导致尿液白蛋白的漏出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,使尿液中白蛋白增多,形成蛋白尿。大量研究证据表明, CKD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的增高可抑制足细胞特异蛋白 表达,导致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过多、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,形成蛋白尿。

  过载的白蛋白使肾小球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,加速肾小球硬化;过载的白蛋白使肾小管细胞释放趋化因子、生长因子等,导致细胞外基质胶原、纤维连接蛋白等异常积聚,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形成,进一步加剧CKD进展。临床研究证实蛋白 尿是CKD 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,大量研究证据显示在非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中,蛋白尿与CKD 进展风险密切相关。一项蛋白尿和进展性肾脏疾病临床试验(REIN) 中纳入了274 名非糖尿病CKD患者和临床蛋白尿患者,结果显示,尿蛋白排泄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脏病进展相关的基线变量。

  当根据基线蛋白尿水平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时,与蛋白尿中、高水平的患者比较,蛋白尿水平较低的CKD 者肾病疾病进展程度以及进展至 ESRD 的比例较低。此外,糖尿病肾病患者中,基线尿白蛋白,肌酐比值是糖尿病肾病进展到ESRD的一个 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。因此,白蛋白尿是 CKD进展的重要生物标志物,可以加速肾小球硬化及导致肾间质纤维化,导致肾功能的下降;同时有效控制蛋白尿也是延缓CKD进展的治疗靶标。

  中医学认为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,由脾化生,由肾封藏。引起尿蛋白的病因有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饮食、劳倦、感受外邪、情志内伤等因素。病机为脾虚则不能升清,谷气下流,精微下注;肾虚则封藏失司,不能固涩,精微下泄。病性为本虚 标实。

  因此,慢性肾脏病的蛋白尿,多为脾气下陷,肾气不固而致。但临证时有因他脏的虚损影响脾肾者,有因邪实壅盛影响脾肾者,应详加辨析。本虚有脾肾气虚、脾肾阳虚、脾肾气阴两虚及肝肾阴虚之分,但以肾虚为关键。标实为湿热、瘀血、水湿 内停。而针对每个人发病的病因病机不同,予以辨证施治,可取得满意效果。

 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: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,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。
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
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(原淇县同济肾病专科医院)始建于1988年,于2010年正式更名为河南誉美肾病医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