容易漏蛋白的肾病类型有哪些
当肾脏出现问题时一些病症也就随之而来,蛋白尿是常见的症状,那么,哪些肾特别容易“漏”蛋白呢?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来和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。
1、狼疮肾
系统性红斑狼疮如果不及时治疗,当它咬到心脏时,可引起心肌炎等;当它咬到血液时,可引起贫血等;但它喜欢咬的就是肾,损害率高达95%;肾病是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。除了蛋白尿,还容易伴随有水肿、腰痛、日晒疮、发热、皮疹、口腔溃疡、疲劳、眩晕心悸等症状。
红斑狼疮可以经过系统性治疗来延缓病情,减轻症状,并保护肾功能。
2、糖尿肾
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,在我国的发病率正日趋上升,目前高血糖已经成为诱发肾衰竭的第二大病因。
1型糖尿病多在患病后10到15年时出现肾病,2型糖尿病则因人而异,但普遍比1型更短。那么高血糖是如何诱发肾病的呢?
原因在于,肾小球和肾小管需要依靠丰富的毛细血管来完成过滤和重吸收,而高血糖却会促使血管基底发生糖代谢紊乱,造成毛细血管渗透压过高,过滤功能不断下降。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,发展为尿毒症。
糖尿病患者保持长期的血糖稳定,合理用药,有助于降低肾损害。不吃降糖药对肾的伤害更大。
3、高血压肾
高血压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,需要尽早治疗,在微量蛋白尿阶段治疗更好,原因是高血压引起肾小球损伤,肾小球滤过膜受损,通透性增高,白蛋白从肾小球滤出,如果大量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,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限,肾小球滤出的白蛋白或者大量蛋白尿超出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,在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及时治疗是可逆的,可以完全消除微量白蛋白尿,恢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,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,如果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,已经进入到蛋白尿阶段,更需要尽早正规的治疗,因为其很容易进入到肌酐升高,这时肾小管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,蛋白尿重吸收就会减弱,甚至发展到尿毒症阶段。
遵照医嘱尽量服用长效降压药,严格控制血压,24小时尿蛋白定量>1g者,血压应降至130/80mmHg以下。
4、痛风肾
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,尿酸升高引起的代谢疾病。尿酸盐的沉积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(GA),GA反复发作会损害患者的肾脏。临床发现,痛风患者中超过40%会伴有肾损害,四分之一死于肾功能衰竭,痛风肾是痛风致死的首要原因。是不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!面对痛风肾,你可千万不能马虎。
痛风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,减少酒精、烟草、高嘌呤和脂肪的摄入,发作时及时就医。
5、炎症肾
这里指的是原发性肾炎,可分为急性肾炎、隐匿性肾炎、慢性肾炎等。
急性肾炎通常与感染有关,例如:典型的链球菌感染,可出现急性发作的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肿和高血压,以及肾功能下降。
慢性肾炎病因不明,发作症状与其相似,但病程更长,可能导致贫血,进一步恶化为慢性肾衰竭。隐匿性肾炎一般无全身症状,指的是只在检查中发现有血尿、蛋白尿现象。
定期检查尿蛋白、血肌酐、尿隐血指标,有助于及时发现慢性肾炎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: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,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。
- 上一篇:肌酐高该吃什么好
- 下一篇:患上膜性肾病应该注意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