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检中蛋白和潜血的意义是什么
在日常诊疗中很多患者都认识不到自己病情轻重,有的感觉没事就认为病情不重,有的认为血肌酐高也能恢复到很好,有的会通过症状表现来推断自己慢性肾脏疾病病情轻重及治疗情况,由此可见大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还有待提升。这样会有一定误区,“症状重不一定重、症状轻不一定轻”,患者如何对自己肾脏病情的轻重有清晰地认知了解呢?下边小美就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。
第一、尿检中蛋白和潜血的意义
在尿检中一般尿蛋白定量的意义大于潜血的意义。尿蛋白量的多少是能够反映肾脏疾病病变的程度,大量尿蛋白持续地存在反映的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不断恶化发展;而尿潜血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炎症的情况,但它其实和肾病有没有长期发展没有明显的关系。临床中iga肾病多以潜血表现为主。以下是:尿蛋白标记和相对应的参考值:
(-)表示尿蛋白0.1g/L;
(±)表示尿蛋白在0.1g~0.2g/L;
(+)表示尿蛋白在0.2g~1.0g/L;
(++)表示尿蛋白在1.0g~2.0g/L;
(+++)表示尿蛋白在2.0g~4.0g/L;
(++++)表示尿蛋白在>4.0g/L。
第二、肾功能检查评估
1.肾小球滤过功能
①依据肾小球滤过功能,根据患者肾脏ECT检查的肾小球滤过率(GFR),所有的慢性肾脏病(CKD)可以分为5期
②依据肾小球滤过功能,根据患者化验的血肌酐(Cr),对已经到慢性肾功能衰竭(CRF)的患者可以分为4期:即肾功能代偿期,肾功能失代偿期,肾功能衰竭期(或称尿毒症前期),尿毒症期。
2.肾小管功能
肾小管功能主要依据尿中小分子蛋白、糖、氨基酸以及尿比重、渗透压等检测,分为重吸收功能和浓缩稀释功能的异常
第三、肾穿刺病理检查
慢性肾脏疾临床结果中可能症状看起来相似检查结果也差不多,但是病理之间会存在不同和差异,常见病理一般分为五种,只有通过肾穿刺检查才会能够明确诊断,对于能够作病理的患者,病理更能反映病情的轻重情况。
第四、并发症的出现
肾脏是一个重要器官,不单单有产生尿液的作用还有分泌以及调节功能,所以当病情重的时候,会伴随多种并发症出现如:贫血、血压反复不稳定等等,都能反映慢性肾脏病的程度。
总之,患者不要单凭自己感觉和表面的水肿轻重、蛋白尿和血尿多少来论,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,根据病情科学的评估。
- 上一篇:肾病综合征的病发原因是什么
- 下一篇:肌酐高时有哪些症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