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尿蛋白迟迟降不下来
正常情况下,24小时尿蛋白范围小于克,做常规检查时是阴性。若每天尿蛋白超过150毫克,提示排除尿蛋白量增多;若尿蛋白持续阳性,提示肾功能发生病变。及时控制尿蛋白,就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。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不管怎么治疗尿蛋白迟迟降不下来,这是怎么回事呢?下面,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就为大家解答。
为什么尿蛋白迟迟降不下来?
1、没有科学规范治疗原发病
之所以会出现尿蛋白,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害。肾小球损失的原因是肾脏内部炎症反应,炎症反应活跃程度跟病理类型息息相关。若想要降低尿蛋白,先看看是哪种类型的肾病,根据病理类型治疗才能降尿蛋白。
2、处于炎症反应应激状态
只是一味的控制肾脏内部炎症,身体其他部位有炎症病灶,同样也会使得尿蛋白反复,加重对肾小球带来的损害,如呼吸道感染、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扁桃体炎等。所以不能只是重视激素抑制肾脏炎症,还需积极防治全身炎症疾病。
3、没有管理好饮食
若想要降低尿蛋白,还不能忽略饮食管理。部分肾病患者早期尿蛋白较严重时很重视低蛋白饮食,但尿蛋白下降或病情稳定后,饮食方面就不管不顾,继续高蛋白质饮食,结果导致尿蛋白反复。
4、没有重视运动
尿蛋白病人不能做剧烈运动,但并不代表着不能运动。若长时间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和流通,不能更好的控制血压、血脂、体重和水肿,从而影响整体肾功能稳定性,使得尿蛋白不稳定。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提醒大家: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情况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、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避免延误病情。